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异界名利心 > 第二百四十六章 麻烦初现

第二百四十六章 麻烦初现

刘平飞下定决心不再“妄言”,只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交谈中得知,吴羽鹏也是来参加招亲的,而且是大理国文选类的“首席代表”,不过吴羽鹏倒不是冲着驸马爷来的,用他的话来说是“纵观八方人物,识天下年少英雄,以增进益“,能遇到刘平飞,真是如获至宝。

大理和洛国时下盛行清谈之风,吴羽鹏之父川中名儒吴青平坚持“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吴羽鹏十五岁就带着他遍游江南,体查人生百味和人间疾苦,因此吴羽鹏年纪虽轻却洞达世事,对穷苦百姓深怀同情。

三年游学回来后,吴羽鹏建议其父将名下田产赠予佃户,让佃户酌情交租,引发震动。时人纷纷指责,吴羽鹏回应道:“君子取财,取之有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及秋,所收租谷多于往年,而佃户也收益增多,众人乃服。

刘平飞从吴羽鹏的话语之中能够感受对他对穷苦百姓的关心,吴羽鹏对彭远志的“水能载舟”和刘平飞所述的“民为邦本”大为赞赏,刘平飞从他身上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那就是涂建海,两人都是忧国忧民的国士。涂建海出身贫苦,身处其中,致力改变,而吴羽鹏却是士绅之家,家境殷实,能心怀穷苦百姓尤为难得。

身为一个穿越客,刘平飞自觉也没有这样高尚的情操,见高思齐,刘平飞对吴羽鹏还是充满敬意。再多的敬意刘平飞也不可能把他知道的现代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拿出来与之讨论,估计话一出口,便会被吴羽鹏当成逆党。孔孟之道,古今名言刘平飞打死也不想再说了,酒后随便两句都惹得吴羽鹏“贴身”跟随,再说些岂不是要“终身相许”。

看着刘平飞一脸愁容地听着吴羽鹏慷慨激昂、指点天下,常用青他们暗自发笑,最后常用青给刘平飞出了个主意:咱们不是来参加武选的吗,每天坐在这里磨嘴皮子有什么意思,院里有石锁石担,咱们活动活动,把这个书呆子吓走就是了。()

凉人尚武,客栈院中有块场地专门供客人活动筋骨,长枪短棒石担石锁都有。欣赏归欣赏,刘平飞这几天确实被吴羽鹏磨叽怕了,立时脱光了膀子和常用青四人来到院中活动。

吴羽鹏是寸步不离,摇着纸扇跟着,见场中刘平飞生龙活虎,百余斤的石锁在手中挥舞自如,叹道:“胡兄文武双全,真乃国士无双。这莫不就是胡兄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小弟明白了,小弟也要劳动劳动筋骨。”边说吴羽鹏边脱掉外面的长衫,小心地将折扇和衣服放好,舞动着手腿奔向石担。

还别说,吴羽鹏不是那种文弱无力的书生,少年时的游学登山跨水锻练出一副好筋骨,石担石锁提上放下毫不费力,刘平飞暗暗点头。

半个时辰后,众人都是一身大汗,正在此时,吴羽鹏有客来访。吴羽鹏是川中名士,在读书人中名声响亮,经常有和慕名拜访。吴羽鹏从鸿胪寺的住处玩失踪,这些人好不容易打听到他搬到此处,十余人相约一同上门拜访,却见吴羽鹏一身短衣短裤,一身是汗地站在沙场之中。

见众人愕然,吴羽鹏一笑,冲着其中一个认识的人道:“明台兄且带诸位先行到客厅奉茶,小可沐浴后再来见客。”

等到吴羽鹏出来见客时,客厅内已经吵做一团,众来客对吴羽鹏“异举”着实不解,不等吴羽鹏与众人见礼,周明台竞直问道:“贤弟因何效武人之举,有辱斯文?”众人纷纷应和。

吴羽鹏微微一笑,道:“我近日逢一益友,他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弟深以为然,因而正劳其筋骨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