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桃源农家日常 > 第23节

第23节

不是常喜乐差别对待,而是二房和其他人家不太一样。其他人家人丁兴旺,想抽出人手并不难,二房却不同。由于目前这情况肯定只能先顾着常家人,尤其涉及方子啥的,是不好传给其他人家的。而二房现在人太少,前面四个闺女都已经外嫁了。常二伯又去挖河道,家里头只有马二婶和一个准备出嫁的闺女常木花以及才刚八岁的常喜宝。常二伯不在,二房家里的活就已经够他们忙的了,还是靠出嫁的闺女和女婿经常过来搭把手才算缓过劲来。之前他们家给常喜乐家做腌菜,也多亏了出嫁的闺女。坐腌菜因为是自家手艺,常喜乐他们只管收购倒是不要紧。可若是做生意,将方子给他们,却拉着出嫁女一块做就有些不妥当了。虽说这里不至于说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像同村或者离得近的闺女女婿回娘家帮忙的事也经常发生,可到底还是把闺女当做是别人家的人了。常喜乐要是不计较,帮着二房一家生意其实也就相当于帮了其他姓的人家,很容易闹矛盾。因为这里头牵扯就大了,常氏一族不止他们这一支,你帮了别人家咋就不帮自己族人,可是要被族长和族老们拉去谈话的。即便是秀才,只要还生活在这里,也不是能为所欲为的。即便那些出嫁女只是搭把手,不去沾染方子啥的,那也是不成的,因为这压根说不清楚。可要只是二房现在几个人操持生意,那人手肯定不够。由于工地那不缺干粮,所以所做的吃食最好都是汤汤水水的东西。加上还要带柴火锅碗瓢盆啥的,肯定得推车或者赶车。不管哪一种,保险起见最好是两个人搭伙才方便。虽说这世没有那么多男女约束,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跑去去都是汉子聚集的地方,抛头露面做生意总是有些不妥当。如此一来马二婶就没有人搭把手了,就算常二伯回来也是不便,家里还是得有个大人主持。这做生意也不能把家里的活给耽搁了,对农家人来说那些才是根本,这些只是外快。当然这些都不是不可克服的,硬着头皮上也不是不行,具体还是得看他们家自己是什么个想法,所以常喜乐才有这么一问。马二婶明白常喜乐的意思,顿时也顾虑起来。之前她其实也想过这些,只是见大家说得热火朝天,她也心动了。可他们这状况确实不像其他家,非要做也成,可总觉得不是太妥当。有这样的顾虑也是马二婶是个地道农家人的缘故,一时难以改变自家的生活习惯。见她如此态度,常喜乐又道:“二婶你们家里可以商量商量,到底要不要去做。如果不去,我这还有主意让你们有钱挣。”马二婶一听顿时眼睛一亮,“你先说说啥主意。”常喜乐笑道,“就跟之前的活差不多,只是量更大了。我们另外几家要是生意做起来了,需要的东西就多了。可我们平时要做生意,又要忙家里的活,也就没时间顾上很多东西。所以到时候可以我们在外头做生意,你们呢就在后头给我们供货。到时候米粉、米线、米皮、腌菜、跟村里人收蔬菜鸡鸭鸡蛋等等食材,都由你们全权负责。几位姐姐不是都嫁在我们村里头吗,他们到时候都可以一起帮忙。你也不用亲自去动手,一家分派一点任务,你给工钱他们干活就成。既能帮衬,又不会被说闲话。这样下来也不一定就比我们在外头做生意差,还不需要两头奔波。”常大伯直接拍大腿,“我觉得这主意成!木花过年就要成亲了,你们也得准备准备。出嫁以后你们家人手更少了,哪里有人手去管那生意。你们现在接了这生意也是做不长久的,倒不如按照喜乐说的去做。”马二婶有些犹豫,“这,这不大好吧,那不是要赚你们的钱了?”马二婶几乎一听就明白了,低价从闺女女婿那收东西,转手高价卖给其他几房的人,这活怎么想都不厚道。常喜乐见马二婶反应这么快,说明心里是个清楚的,更加觉得她适合干这事。二房人口少,这种中间人的活反而更合适。“二婶你去收去安排这些事多费劲啊,到时候肯定得耽误自己手里的活计,怎么就收不得钱了?而我们因为你们帮忙也省心不少,这钱怎么不值得掏?这道理不是之前就讲过吗,你看最后我们家吃亏了吗?不仅没有吃亏,还挣得更多了!这叫做分工协作,一环扣一环才更加顺畅,互惠互利谁也不亏。”大房和四房的人听到这话也更加乐意了,他们也知道这是常喜乐故意要帮衬四房呢,否则这些活他们也是能自己做的,还能省钱。可现在听这么一说,又觉得不仅仅是帮衬,也是给他们行方便。常四叔道:“二嫂,你要是拿不定主意不如明天跟着喜盛他们去河道那里找二哥商量商量。”马二婶想了想,“成,明天我找我家那口子问问,要是定下来,以后就多谢各位兄弟帮忙了。我们不是不知道好歹的,这些都是你们故意让着我们家的,这是让我那几个闺女在婆家长脸呢!生分的话我也不说了,只是以后过手的东西我保证不会出差错,否则我就罚十倍还你们。对了,到时候我会摁红手指,绝不反悔!”这话说明马二婶心里是非常想接这活的,只是决定权还是得交给常二伯,基本也八九不离十了。果然第二天马二婶从河道那回来,就给常喜乐肯定的消息,这活他们也接了。而其他两房经过一晚上的讨论,都决定干了。常喜乐也是个说做就做的人,大家都有这个打算,就将几样东西做出来给大家尝一尝。最先想要尝试的是臊子面和米皮。面粉是之前常喜乐去县里买的,他本来只是贪嘴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用到了生意上。常喜乐的臊子面做法类似岐山臊子面,只不过猪肉不好买,臊子里猪肉只能换成鸡肉或者鸭肉,还有一些佐料也得跟着这里的实际情况而变。味道肯定会有不同,但是只要味道好,就不愁没人喜欢,还能当做是新创意。有了之前螺蛳粉的练手,常喜乐现在自信了许多。而且他觉得柴火做出来的饭菜要明显比煤气灶电磁炉啥的要香,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如此。擀面条的手艺常喜乐不及吴四婶,他虽然以前练过,但是到底不是正经吃面食地方长大的人,所以平日做得少,理论丰富,实践差了些。所以只是指导了一些以前掌握的技术知识,由吴四婶直接亲自操作。臊子面最重要的就是臊子汤,常喜乐先将鸭肉切成小碎片,然后放入烧开的油锅翻炒,配以姜沫花椒等搅拌。这个很讲究火候,什么时候放什么非常讲究,味道好坏差别都在这些小细节上。肉臊子做好盛起,又将事先备好的木耳、豆腐、鸡蛋和黄花菜依照一定顺序入锅翻炒,炒制成一盘入汤菜。火候、各种菜和佐料的入锅顺序、配比直接影响着它的口感和色泽,常喜乐这方子的价值也就在此。两者炒好端放到一边,那颜色叫个鲜亮,味香叫一个扑鼻!在外头等的人直觉得心痒痒,这也忒勾人了!两者做成,在锅里注入清水,分别将两者放入锅中按照火候比例调味,等汤成以后,再淋到刚出锅的面上,一碗改版的岐山臊子面出锅。这臊子面颜色鲜艳,气味浓香,口味酸、辣、香,一端出来,大家就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大家也不客气,全都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东西一入口,那种酸辣爽感立马从口腔窜到身体各个地方!这也忒好吃了,简直停不下来!常喜乐道:“每个人对酸味的要求不同,所以我并没有放多少醋,到时候若是嫌不够就让他们自个加醋。这个醋的做法和咱们这里不太一样,到时候这个我也会教给你。”吴四婶只顾吃面,听到点名也不管什么就连连点头。不是她太馋,实在是这味道太好了!她自觉做面食还不错,虽说这些年有些生疏了,可底子还是在的。现在才知道比起常喜乐还是差了不少,怪不得常喜乐敢教他,这都是因为有底气啊!常喜乐却是知道,不仅仅是方子的缘故,也是吴四婶以前家里穷,哪会这么讲究。这里这么多配料可是得花不少钱的,光看着油汪汪的视觉效果就明白了。再想之前他刚穿越过来,弄个菜就用筷子沾点油就算完事,这哪里是能一起比的。吴四婶吃完意犹未尽道:“这生意能成!”“这东西真好啊,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有力气了!”常四叔由衷赞道,像他对面食不是很感兴趣的,都觉得味道非常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