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重生之铁饭碗 > 11少年郎任重道远

11少年郎任重道远

杨宗元笑了笑:“老大,是兄弟就不要计较这些小事。我在这儿虽是个小领导,但权力还是有的。老大你尽管放开胆子好好干,往后有啥需要就跟我说。”

刘世清眨了眨眼,走上前狠狠拥抱了他一下,然后迈开步子走出门市部,拎起自行车骑出黄岗公社往县城走去。此刻,感受到老朋友的热情,他的心情是澎湃的。刘世清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搬一个救兵跟搬俩救兵的结果是一致的,他为何要死脑筋地把注压在杨宗元那瘦猴子身上,毕竟那担子对他来说重了些。

再者说,依公社门市部现今的情况,即便杨宗元是主任,每次能挪出来供给他的物品终究太少。这对八队而言,不吝于杯水车薪,不仅增加沿途费用影响生产,还引起其他生产队的觊觎。

没错,这将是个左右为难的境地:借给他们吧,八队能用的资源便少了;不借给他们吧,又会得罪人。所以,为了两相其美起见,杜绝潜在的危机,他得上趟县城,跟沈书记好好谈谈。

过了将近两小时,当太阳高悬当空的时候,刘世清终于到达这座古老的县城。遥望过去,高大的城楼屹立在山间,衬得古典的老建筑别样雄壮。这就是他学习生活了两年的城市啊,刘世清轻喘了几口气,踏着自行车往城门骑去。

很快,他便到达县城的商业街。这里是县城最繁华的地带,东西走向,街旁两侧陈列着很多门面,经营着蔬菜肉禽蛋日用百货和副食烟酒等产品。刘世清目不斜视,继续前行,很快便穿过熙熙囔囔的人流,来到中心街的十字路口处,然后往左拐进了南北走向的五金街。

五金街也是县城的一大特色,周边门面众多,专门经营小型农业机械五金交电等农业用品。刘世清在街尾挂着“乐津商业局”牌子的大门前停下,起身和看大门的大爷打起招呼:“王叔,沈叔在吗?”

“刘小子,今儿有空来串门?你沈叔在呢,进去吧。”老大爷半躺在躺椅上,对着他摆了摆手。

刘世清朝老大爷笑了笑,径直走进这座老式的大院子,然后熟门熟路地找到局长办公室,发现其大门敞开着,里边传来轻缓的谈话声。他知道沈叔来了客人,连忙止住脚步,在门前的座椅坐下,心里寻思着等会儿要如何跟沈叔开口。

毕竟这不是小事。要知道,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掌管着全县七八十万群众的日常必需品和农业用品供应的商业部,无疑是众人眼中馋人的“香饽饽”,醒目,扎眼,任何不合理不公平的动作都将对“一把手”沈叔造成政治生涯的危机。

因此,刘世清思考,怎样在保证沈叔“安全”的同时,利用他手中的权力为八队谋福利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沈局长送走客人,头也不抬地坐回办公室,高声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哎沈叔,谁能整天闲着没事干,大老远跑二三十里路来您这儿游玩啊。”刘世清笑嘻嘻地走进了办公室说道。

沈局长诧异地抬头,眼含责怪地望向刘世清:“你这孩子,过来也不提前吭声,害叔以为是外人呢!”

刘世清连忙赔笑:“我还不是怕打扰您工作嘛!”

“油嘴滑舌!”沈局长笑了笑,指着办公桌前的一把椅子说道:“快坐!这几月来,局里事情太多,没时间到你家中探望一番。不知母亲身体可好?村里这次洪灾损失多大?”

刘世清一一回答,然后转了转眼珠子,小声呐呐地问道:“沈叔,毕业这几月我在村里都憋闷了,今天特地来问问您,上次说要帮我找的工作成了没有?”

沈局长抽了根烟,对他实言相告:“前几天我还特意问过老陈呢!他是劳动局的局长,答应我说过罢今年春节,就给你安排工作。”

“唔,春节啊……春节离现在还两个多月呢,不知到时会不会有变数……”刘世清瘪着嘴角,低着头很是失落。

沈局长一听,抬头瞪向刘世清:“你这孩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况且,你叔不是劳动局局长,安排工作这事儿还得弯腰求人家呢。”

刘世清佯装不高兴地嘟哝:“沈叔,要不算了吧,我又不是您亲生儿子,人家帮忙俺找工作又不能算你人情,哎……”

沈局长老脸挂不住了,很难为情地说道:“世清啊,你年纪小,没经世事,不明白这里边的弯弯绕绕啊。叔今儿就跟你说实话,就因为你不是我亲生儿子,又是农村户口,老陈便百般为难,万分挑剔,差点儿就拒绝了。叔心里着急啊,为了给你找个好工作,不得不让了步,许诺了他不少好处,他这才松了口。”

说着说着,沈局长唉声叹气起来:“你这孩子叔是顶喜欢的!想当初,要不是你帮忙教育辅导,涧谷这孩子也不会那么快成长起来,这会儿肯定被下放到某不知名的农村里去了。可惜啊,叔这硕大的商业局,只管物品不包工作啊。世清娃子,往后你若有需求,这里的仓库就向你打开!”

这话正中刘世清下怀,他瘪着的嘴角不由自主就咧开来,偷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