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重生之铁饭碗 > 41老汉搞怪生嫌隙

41老汉搞怪生嫌隙

村民闻到风声,怨声载道。恁谁也想不到春节将近,公社竟然给他们下达如此突如其来的浩大工程。这岂是三两天忙活就能完成的?刘世清知晓他们的难处,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这是上方下达的硬性任务,哪容你置喙,还不如沉下心思,想想如何保质保量且按时地完成它。

想到河堤凶险,工作量未知,刘世清精挑细选出二十余名青壮年劳动力,然后浩浩荡荡地往河堤走去。此时方圆几里的河堤沿岸锣鼓喧天,红旗飘扬。因为赶着在除夕前夕完成任务,村民争先恐后地干起活来,你追我赶,忙得不亦乐乎。

刘世清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里很满意。碰巧老书记领着大队长刘思喜等人过来巡查,他想了想,向他们提议说组织个比赛,然后十个生产队一起凑份子给拔得头筹的队伍嘉奖。老书记沉吟思考了会儿,乐呵呵地应下。刘世清率先想八队群众公布了这消息,希望借此提高他们干活的积极性。

不成想,没等比赛的激励效果显现,他就接到大队的严令通知,说八队工程落后了。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前几天队员的状态不都很好吗,还领先其他队好大一截呢!难道就他这两天跑来监督盖房进度,他们就偷懒了?刘世清气得不行,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工地上检查一番。

好在他理智尚存,知道当面指责的后果不堪想象,便按捺住性子来到队委大院,向出纳领了十五块钱后,骑起自己的“三无牌”自行车奔到黄岗公社,买了十几斤猪肉和粉条,吩咐炊事员晚上加餐。

待他怒气冲冲地杀到工地,八队群众皆傻眼了。刘世清也不理他们,先瞅瞅其他生产队的工程,再对比自家的,他面色当即就黑掉了。难怪大队长当时跟他提起这事时脸色不好,原来他队竟然整整落后其他队好大一截,已经严重影响全村的工程进展了。刘世清铁青着脸,一声不吭地捡起铁锹装起土来,见众人尚自愣神,不由得剜了他们几眼。众人这才清醒过来,抓紧时间拾起伙计干起活来。

很快,天黑收工回家。刘寒冬等人跟做了错事的小孩似的,讷讷地跟在老大后头,不敢搭话。刘世清气急反笑,招手示意他们过来,然后详细地询问原因。三人连忙如实相告。刘世清听后心存怀疑,暂时按下不提。

没等他们回到村庄,疲惫的众人闻到空气中的菜香味,不由得全身一震。他们纷纷循着香味来到队委大院,果然在大厅门口看到满满一锅猪肉片炒粉丝。几个小年轻没等招呼就洗手端碗盛起饭菜来,老人脸皮薄些,见队长还没表态,就巴巴地站着不挪脚。

刘世清见状,苦憋了一整天的怒气也消了。他朝众人挥了挥手,示意开饭。八队群众看他舒展的脸色,知道他气劲已经过去,便端起碗排队盛菜拿馍馍了。很快,大锅里的肉菜就见了底,连笼屉里的面馍也只剩下四五个了。

几个胃口好的年轻人见此,伸手就往笼屉里掏。老汉看见了,连忙小声制止他们:“队长还没吃呢!”年轻人讪讪地住了手。

刘世清见状,对哥们的话又信了几分。不过他这时候仍然按兵不动,朝吃得半饱的众人说道:“过去的事情我不再追究。不过,今晚这顿不能白吃白喝!八队老少爷们,现在都跟我过去工地,咱们连夜把落后的工程补回来!当然,谁要是孬种,临时反悔不干了,我也不强求,现在就可以回屋睡觉去……”说完,他吩咐炊事员半夜煮好一锅面条等着,然后自己杠起铁锹率先往河堤走去。

夜晚,上弦月高悬在当空,衬着塬河平静的河面,竟然亮如白昼。刘世清带领八队十几名汉子连夜赶工。郦景元也跑过来帮忙。刘世清乐见其成。他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呢。一人刚装满土,另外二人就拉起架子车跑到坍塌的河堤处填上,每填半米高就有村民操作压路机来回碾压,以增加河堤的严密性。

拼着命紧赶慢赶干到半夜,众人才把落后的工程补上,纷纷松了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炊事员早早地回屋休息了,留下一小锅糊掉冷掉的面条。村民对此颇有微词。刘世清趁机询问一番,方才全面地知晓事实的真相。

原来老炊事员在作怪。这下,刘世清却为难了。要知道老炊事员跟副队长刘庆丰关系很亲近,这次厨房做饭的名额还是庆丰主动向他舀来的,明显是想给老炊事员谋个轻松的差事。不过既然他自己不珍惜,也不能怪他不留情不是。不过这事还得事先跟刘庆丰说好,以免双方生了嫌隙。

心下决定,刘世清第二天醒来就寻了刘庆丰跟他说明这事。刘庆丰面色一变,接连检讨自己工作没做好,主动让老炊事员卷铺盖走人,然后再差使了个老实的村民过来。刘世清对此十分满意,笑着朝他交待道:“事不过三。你们可千万别让我再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