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我暗恋的她终于分手了(GL) > 第61章 喜欢吗

第61章 喜欢吗

在这个圈子里混, 最重要的就是消息灵通。剧组没有公开对外试镜, 能得到消息过来的,都有各自的渠道, 自然也早就知道, 主角基本上已经算是定下来了。

秦默和陈冰自然不用说,没人觉得自己能跟他们竞争。

至于寇骁,以演技看,他当然还差点火候, 但是以人气来看, 所有人加起来估计都没法跟他比。这毕竟是真人秀节目, 选人的时候肯定还是要考虑这方面的条件。

但来试镜的人还是不少。

剧组阵容这么厉害,就算最后选不上,能在这些大咖面前表演一段,得到对方的评价, 甚至能给对方留下印象, 就已经足够了。

这个剧本虽然不长,但也有一些次要角色, 若是能被看中自然最好, 就算这次没有机会,也可以为以后做打算。

这个圈子里,最缺的就是机会。

果然,一整天的试镜,不但选出了三位主角,连其他配角也都基本定了下来。

之后, 剧组就要奔赴茶花村,开始紧锣密鼓地拍摄工作了。

按照阮渔以往的习惯,剧本通常会分成两种,一种直接买断,后续的各种开发都与她没有关系。另一种则是跟像张灵灵这样的朋友合作,在自己的交际圈里攒个剧组,因为都是自己人,合作起来也会更愉快,这样的剧组,她一般都是会跟组的,收益也是按分成来算。

当然,因为她在业内地位高,前者的收入其实并不会比后者少太多,而且还省了很多事。

不过这两者的体验,却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跟剧组拍摄,对于剧本创作的指导也有很大的作用。毕竟有些东西,用文字呈现出来很容易,但是转换成镜头语言,就未必了。这方面的内容看似无关紧要,但阮渔能做到每次新剧本出来都有人抢着买,未必没有这里面的缘故。

对导演来说,剧本容易转换成镜头,就省了很多功夫,而对投资商来说,少开一天机,就能省下几十上百万的花费。

这回既然是跟闫霜这样的朋友合作,而现在眼看林深,寇骁这些熟悉的人也会加入节目组,她本来也应该继续跟组。何况阮渔对茶花村的印象很好,觉得在那里多住一阵子也不错。

再者说,她转型遇上的瓶颈就是不够贴近现实生活,有这个机会深入体验,也不应该错过。闫霜这次请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导演,以前是拍纪录片出身,非常擅长拍摄这类写实的题材,阮渔跟组也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但戚蓝这边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这回不管不顾地跑到茶花村去,也多亏了这边暂时没什么需要她亲自盯着的地方,而且只去了几天时间,权当放假。

她能不辞千里去看自己,阮渔自然很感动。而且她也不能否认,那时自己也的确非常想念戚蓝。所以就算这行动有些莽撞欠考虑,阮渔也并不打算批评她。

可她如果跟组,至少要在那边待三四个月的时间。两地分居这么久,不论对戚蓝还是对阮渔,都是一项巨大的考验。而考虑到一来一回要耽误的时间,不论是她休假回来还是戚蓝去看她,都不太现实。

阮渔小时候看《踏着月光的行板》,讲一一对因为进城打工赚钱而不得不两地分居的小夫妻,在中秋节时意外得到了一天的假期,于是不约而同地踏上了前往对方所在城市的火车,希望能给彼此一个惊喜,结果却彼此在途中错过。最后,他们带着满身疲惫,在返程的火车上隔着车窗对望了一眼,然后回到各自的城市,继续生活。

故事自然是美得令人唏嘘,但那种憾恨的感觉,却始终无法释怀。

《麦琪的礼物》里,小夫妻至少还能依偎在一起,把玩对方赠送的礼物,即使失去了对自己而言很有意义的随身物品,亦值得告慰。可是林秀珊和王锐,却令当时看书的她恨不能突破时空的伟力拨乱反正,让他们能够安安稳稳地团圆一回。

生活里当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无论什么人都逃不过。

但她和戚蓝已不必为生计如此奔波,若说到各自的前程,戚蓝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还需要留在这里打拼,反倒是她自己,其实已经走在了相对平稳的道路上,只是需要更多琢磨的功夫。

这一点时间,虽然奢侈,但她浪费得起。

所以在闫霜邀请她时,阮渔思量再三,还是选择了拒绝。

“行吧,我早该想到的。”闫霜耸了耸肩,“戚蓝很幸运。”

“我也很幸运。”阮渔笑,“但我以为你会劝我。就像几个月前,你劝我来写这个剧本时那样。”虽然当时闫霜说过,剧本完成她就可以退出,后续的工作会有跟组编剧来进行,但阮渔确信,那只是缓兵之计。

“确实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闫霜也不避讳。

“因为你那位傅少校?”阮渔道,“老实说,你也让我有点吃惊。我有点好奇,你看上她什么了?”

“或许是吊桥效应?”闫霜笑了笑,随口应道。

“真的想好了?你以前的目标那么坚定,我以为你至少会犹豫一下。”

“就是因为目标坚定,所以知道自己要什么。”闫霜想了想,说,“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不止一件想要去做、也必须去做的事,也许是闯一番事业,也许是爱一个人,没必要给这两者分出高低。”

她说到这里笑了,“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两个都要,不是吗?”

以前只是没有这么一个人,值得她费这样的心思。现在既然她出现了,闫霜也没什么可犹豫的。

“只是大多数人做不到二者兼得,不得不在其中做个取舍。”阮渔说,“你不得不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兼顾太难了。”闫霜觉得自己能做得到,可能只是因为她还没有经历过。

这句话阮渔没有说出来,但闫霜听懂了,她眉梢微微一挑,“那我有个更好的办法。”

“嗯?”

“child make choice,adult make s-ex。”

“……”阮渔失语片刻,不由得肃然起敬,“你赢了。”

……

戚蓝是又过了几天,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阮渔没有跟组离开。再一打听,好么,剧组都已经出发好几天了,阮渔这里还是半点动静都没有,每天不是安安稳稳地在家写稿,偶尔抽空出门参加健身、插花之类的课程,放松心神。

如果再又有闲情逸致,她会去工地看看戚蓝。

说是工地,其实有些苛刻了。因为只是在原本的房子基础上重新做装修,所以进度并不算慢,现在那一片已经有点焕然一新的意思,只不过到处都堆着各种建材,显得有些杂乱。

阮渔以前就算装修房子,也只需要请靠谱的团队,自己付钱就好。就算要盯一下现场,也多半是经纪人顾春知的工作,还是头一回接触这个行业的人,就算听工头介绍各种建材,也能听得津津有味。

就是因为这日子过得太有滋味,戚蓝才会一时没想到剧组这回事。

等她回过神来,意识到阮渔多半是为了自己放弃这个机会,心情不免有些复杂。

她发誓会照顾好阮渔,但其实是自己一直被对方照顾,从生活到工作。因为阮渔比她多了几年的阅历,各方面都比自己更成熟,这一点戚蓝也可以接受。可如果一直这样,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她没有第一时间去问阮渔这件事。

因为她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每次都在被动接受了对方的好意之后,抱着人感动地哭一场,然后感慨她为什么会这么好,自己究竟走了什么运才能遇到这样一个人。

阮渔为她放弃的,根本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你对我真好”就能概括的。

两个人在一起,一直是其中一方在付出,本身就有问题。阮渔纵容她,是因为她年纪小,所以阮渔总觉得有照顾好她的责任。但她不能一直把自己当成小孩子。

她这回确实沉得住气,竟然一直没有在阮渔面前露出半点端倪。

阮渔一开始还怕她问,后来见她似乎默认了,心里反而生出了一点淡淡的失落。她不得不承认,大概每次自己这么做的时候,戚蓝都会用一双亮晶晶的眸子看着她,她心里其实是有点上瘾的。

那种被一个人全身心地信赖的感觉,阮渔很少从别人身上得到过,所以戚蓝对她来说才如此不可替代。

不过她是成年人了,自然不能计较这些。

嗯……闫霜说得对,adult make s-ex,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在床上解决。

所以有一段时间,戚蓝发现,阮渔变得特别缠人。

虽然她以前也很热情,但说实话,没有那么多花样,弄得戚蓝每天五迷三道的,险些连工地都不想去了。

这种事又没什么道理可讲,她更不可能去问阮渔为什么突然这样。这对戚蓝来说姑且也算是一份福利,她只能暗喜在心,并且越发卖力。

又过了一阵子,阮渔自己跟自己较完了劲儿,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不用管真人秀那边的事,意味着阮渔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了。《谎花》这个剧本,本来就已经有了大概,这段时间又有了新的灵感,闭关打磨一段时间,剧本就彻底完工了。

这是一个电影剧本。

其实阮渔一开始是想写电视剧剧本的。她虽然也写电影剧本,但电视剧写得更多。一方面是这样比较赚钱,另一方面也是题材的原因。她写的是商业片的剧本,但又不跟大片打不着关系,票房和口碑都不上不下,十分尴尬。

尤其是这两年,业内对她的批评越来越多,阮渔知道那是自己的弱点,就更会主动规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