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我暗恋的她终于分手了(GL) > 第84章 番外五 转型之作

第84章 番外五 转型之作

虽然也有少部分人唱反调,但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期待。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此刻,阮渔一走出演播间,顾春知就咬着牙,低声数落她,“祖宗!爆料感情的事我就不说什么了,看你蠢蠢欲动也不是一天两天,再说你又不是流量明星,谈恋爱也没什么。但是转型的事,你就这么说出来了,难道还没吃够教训?”

上次就是公开说要转型,最后失败了,才被外界嘲讽。她自己也说过从长计议,结果现在又爆料了一次。

这回若是还失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对我有点信心。”阮渔失笑,“这件事我比你上心,当然是有把握了才会说出来。”

“你已经开始动笔了?”顾春知立刻问。

阮渔说,“还没有,不过资料都找得差不多了,我准备再做一下实践考察,过两个月就开始动笔。”

估计是被上次的事吓到了,她身边的人都不怎么放心,看到访谈之后,不但戚蓝十分关注这件事,就连张灵灵和闫霜也打来慰问电话,让阮渔十分感动。

不过,戚蓝得知了具体的内容,又听她说要去做实践考察,就有些不乐意了。

因为阮渔这次考察,又要出差。

这个转型作品的灵感,说起来还是上回去茶花村的时候得到的。

茶花村除了少部分的田地之外,真正的经济支柱其实是漫山遍野的茶树,这种茶树的叶子不能制茶,结出来的果实却是上好的榨油材料,村子里出产的茶油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深受城市居民喜欢。

但这个产业,也是最近十几年才由政府扶持形成的。而在那之前,他们村子里的经济作物是烟草。

中国的烟草是国营商品,农民们种植烟叶、采摘烘烤之后,由专门的烤烟站回收,再送到烟草公司进行深加工,最后往下铺货。从种植到售卖,全过程都由政府把控。

不过这些年来,香烟行业一直在收紧,很多种植烟草的小村子都被合并成了一个个基地,不管是种植还是烘烤的技术都在不断翻新。像茶花村这种种植量不大的小村子,自然早早就转型了。

不过当地一部分村民还保留着自己种植旱烟、自己裹烟卷来抽的习惯。阮渔当时在村子里看到,就动了心思。

每个时代变革的出现,都不免会伴随着阵痛。从大的方向看,这种变革既是必要的、也是臣工的,但是深入到其中的个人,辛酸苦辣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茶花村是转型成功的代表,但却还有更多失败的例子。

阮渔想写的,就是个人命运与时代潮流对抗的故事。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抽空查找和搜集各种资料,现在又打算自己下去实地考察,跟一下整个生产流程。

但是戚蓝这边虽说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但很多人来这里是给她和阮渔面子,她身为老板,也不能轻易脱身。所以阮渔这一走,就意味着两人又要分开几个月的时间了。

“没那么夸张。”阮渔安慰她,“我只在几个重要的节点过去几次,每次去个三五天就回来了。”

虽然加起来也有好几周的时间,但拆分下来,就没那么难以忍受了。再说这是正事,戚蓝又不可能真的阻拦,最后只能不情不愿地同意了。

上次去茶花村,虽然也是考察,但阮渔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这一次,她则每天都扛着相机,在烈日炎炎下跟着村民们一起忙碌,拍摄并记录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也把自己晒黑了至少两个色号。

好在资料搜集完毕之后,她便开始闭门创作,又进入了戚蓝熟悉的那种状态。

几个月后,阮渔和戚蓝一起带着剧本回家拜访戚教授和张女士,而应邀前来吃晚饭的华导,看完剧本之后沉默半晌,最后一拍桌子,“我年纪大了,以后的世界,就看你们年轻人啦!这部戏我亲自来导,拍完了它,我也就能安心退下来了。”

!!戚蓝和阮渔对视一眼,俱是惊喜不已。

虽然还没有开拍,但是能够得到华导的支持,这就已经是对阮渔最大的肯定了!

可以预见,这次转型绝不可能失败,只是看成功到哪个程度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