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明越坡 > 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

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

其他的各类仓库、小喽啰的住所都建好了。

只要有钱,这些基础建设的事都好办,在古代也是如此。当然这些钱,都是刘家这些年积攒下来的。

好在当时的情况是各地都有农民起义发生,蒙古帝国正致力于在各处扑灭这些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定远县这四百多号蒙古兵的死去,也没引起蒙古高层太大的在意。

这半年时间,竟然没有蒙古兵来攻锥子山。这也为刘聚他们在锥子山上大兴土木争取了时间。

常遇春与张思淑、唐勇一路护送着师傅的骨灰到达鄂西峡州的时候,已过去了两个多月。

待得到了峡州,唐勇去安排船只,因为后面这

段路比起前面走的路来说,就更难了。

从安庆至峡州,江面开阔,往来船只频繁。但从峡州入蜀,船只很难单靠风帆航行,得靠沿江两岸的纤夫拉船。

而且考虑到张思淑一路都有些晕船,唐勇想找条大点的船,也好让张思淑乘坐舒适一点。

因此,在峡州就耽搁了约个把月的时间,也正好利用这个把月的时间,让张思淑在峡州恢复恢复身体。

常遇春在峡州盘桓了几日,见离开定远县已快三个月了,心里也惦记着师兄刘聚他们在锥子山的情况,想快点返回。

本来他是想等送张思淑她们上了去四川的船后,他再由峡州原路返回的。可现在张思淑她们还在峡州这里休整,他很想去找小师妹说说,他想先返回定远县,但又没好意思开口。

张思淑虽然还只有十七岁,但也是个聪明伶俐的丫头。

一日,他主动找到常遇春,道:“二师兄,我们可能还得在峡州多盘桓几日,到了这里,也没什么危险了。我看你还是先回锥子山吧,大师兄那里的情况还不知怎么样了,如果蒙古挞子要攻山,大师兄少了你,可是有点吃力的呀。”

常遇春一听这小师妹这么善解人意,心下一喜,道:

“师妹啊,实不相瞒,我也正有此意。只是没好意思向你们开口,没想到你就先说出口了。

我也想过了,到了峡州,有唐兄在,出不了什么岔子,只不过你们路上多耽搁些时日罢了。

我们出来的时候正是盛夏,我现在返回,估计到的时候都要赶上过年了。

我也挺担心大师兄的,我也就不客套了,我明日就准备先返回了。”

张思淑道:“那好,等会让唐勇帮你联系明天回安庆的船,他在峡州的地界上熟得很。”

常遇春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待会儿就去找他。我们来时带了四个人,你留下两个在路上也可打打下手。另两个我带走了啊。”

张思淑道:“其实,这四个人都跟你回去也挺好的,有唐勇在,这段路没问题。”

常遇春道:

“师妹,可不能这样大意,毕竟你一个女孩子家的。

就这么定了啊,你带上两个人。待到了四川,你把师父的骨灰安葬好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你让这两个人先回锥子山报信,然后再让唐勇安排人送你到这峡州来等我。

我接到信后,马上来峡州接你。

可千万得在峡州等我啊,不能随便乱来。师父走了,你要有个什么闪失,我和大师兄这一辈子都没法赎这个罪。”

张思淑笑道:“二师兄,我的功夫比你也差不了多少,我有

这么让你们不放心吗?”

常遇春道:“这不是功夫好不好的问题,江湖险恶呀,你一个女孩子家,更容易被坏人盯上。”

张思淑道:“二师兄,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啦。行啦,行啦,我到时候在峡州等你就是,一切都听你的,总行了吧。”

常遇春还是不大放心,道:“可千万要在这等我呀,这可开不得玩笑的啊。”

张思淑都被常遇春说得有点受不了了,一边推着常遇春,一边道:“我知道了,你快去找唐勇安排船只,顺便收拾自己的东西吧。快去,快去。”

常遇春才出门去找唐勇,他先是把明日准备返回锥子山的事给唐勇说了,让他帮忙安排船只。

唐勇满口应承下来,一会儿,就吩咐人去办了。毕竟这事儿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待吩咐的人走了后,常遇春又对唐勇道:“唐兄啊,我这小师妹一路上可就拜托你了啊。到了四川,那就更要靠唐兄你多方协助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