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 > 第28节

第28节

论权势辛家是不比成国公府,但安玄公性情再温和仁慈,也绝不会放过那些害了他孙女姻缘的人。

——

既已决定下取消婚事,安玄公也不拖泥带水,立刻派管事拿着自己的名帖印章去陆家,指明了是要退婚。不仅归还聘礼,还有去官府销去婚书。从此以后他辛氏与陆修琰此人再无关系。

状元府外围观者甚众,观者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百八十抬的聘礼由辛府下人送回状元府,这般排场架势怎么能不引人注目,一听这是来退婚的,还是女方要求退婚,围观者更是哗然一片,越发热闹了。

陆家的仆从也不好将他们驱赶离开。陛下赐的状元府所在之处也是上好的地段,而且周围街巷住的也多是仕林文官,说不定其中就是哪府的人。

而面对辛家来人退婚,陆修琰更是一脸错愕茫然。他料想得到这赐婚平妻的懿旨一下,原本定亲的辛家必然不高兴,但没想到安玄公竟这般决然果断,命人前来退婚。

陆修琰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辛府管事弯腰作揖行礼道,“太后赐婚之事并非我所愿,在下也不曾认识成国公府上的千金,还望转告安玄公与辛小姐一声。”

这是怕辛家误会他与成国公家千金早有私情,故意设这个局害得辛小姐入坑。辛家大庭广众之下来退亲,他要是再不作解释,只怕传来传去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的谣言了。

这辛府管事他以往也见过多次,每回待他都是恭敬亲热的,而现在却是冷淡至极,甚至丝毫不掩嫌恶倨傲之色。

“陆公子不必再多说了,快随我去官府销了婚书。我家老太爷说了,从此以后辛家与陆公子再无关系。”

这是恩断义绝的架势啊。

辛府管事可不管陆修琰是否无辜清白,他只知道自家老太爷捧在心尖上的孙小姐,被毁了婚事名声,连带着数百年名门辛氏的脸面也被作践侮辱了。在这种世家大族向来都是主辱臣死,他又怎么会对引发这一切的陆修琰有半分好脸色。

他陆修琰昔日不过是个小小的寒门举子,哪怕现在成了状元,辛氏女也是下嫁,而非高攀,没道理委屈了自己。

辛府管事一点也不怕众人围观,老太爷说了又不是他辛家心虚理亏,哪怕是来退婚,那也是退得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来之前管事恭恭敬敬就问过了老太爷这退婚该如何行事。若是一般人,女子退婚总归是不好听的。

然而安玄公又岂是一般人,定要将这退婚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让世人都知道理亏的是毁人姻缘的成国公府。而他的孙女清白无辜,理应受到世人的同情尊重。

安玄公端着茶杯冷笑道,“他成国公府请了这赐婚懿旨都不怕人笑话,我的孙女受了委屈不平,又为什么要遮遮掩掩,怕人说道。”

他一生名满天下,受尽敬仰,难不成还要为了名声让孙女委曲求全,这可是他唯一的骨血。

而在听到辛府管事那句从此与辛氏再无关系的话后,陆修琰霎时脸色煞白。

要知道连提携教导他的恩师也是安玄公门下弟子,单是这一句话今日传出后,他的恩师要么弃师门,要么弃了他的学生。

周围旁观的人听后更是一阵议论纷纷,安玄公的大名在这个世道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单单是安玄公举办一次讲学,都能汇聚天下士林,少说也有上万人。所以在京城这天子脚下之地,连个平民百姓也耳闻过安玄公。

安玄公是何等德高望重的大儒,辛氏又是历经数百年诗书传家的大族,明进退,知仪礼,怎会让自己的嫡亲孙女接纳平妻。”

“太后赐婚平妻这事也做得太不地道了,可不是在打安玄公的脸。”

“这状元公说不认识国公府千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不定早就有暗通曲款,生有苟且了,不然人家金尊玉贵的小姐怎么宁愿做平妻也要嫁给他,就是可怜了安玄公的孙女,好好的清白姑娘,遇上这种糟心事。”

“我看这状元公也是看上国公府的富贵权势,否则怎么不见半点文人风骨气节。”

…………

这每字每句都如同羞辱一般,令陆修琰极为难堪,连背脊都被压弯了两分。

第34章 齐人之福(请罪)

辛家的人前脚刚踏出了陆家的门,后脚退婚的消息就传遍了全京城,这一下迅速满足了八卦议论的众人。

谁都知道辛氏倒霉,定下的好女婿被混不吝的成国公府给横插一杠,搅和成这样了。但没人想到辛家竟然这般强硬干脆地表明了态度,宁愿退婚,也不愿忍受皇家赐婚平妻的懿旨。

这一下坊间舆论迅速炸开了。

要知道这春闱刚结束不久,天南地北的士子都还在京城没走呢,那些新入朝堂的进士官员也都一腔热血意气风发呢。

安玄公在天下读书人心目是什么地位,那几乎都被供着的。安玄公的嫡亲孙女婚事遭难被皇室与权贵欺压,那就是安玄公被羞辱了。他的门生故旧,仕林清流还有全天下敬仰他的读书人怎么可能坐得住。

文人的嘴最毒,成国公府的名声迅速降到了谷底。

下一刻辛府便传出消息,安玄公因气急攻心病倒了。

这下御史台的文官也摩拳擦掌准备起笔写谏言折子了,而且直指赐下这道荒唐懿旨的皇室。

——

接二连三的消息传到皇宫里时,皇帝也正在太后的寿安宫里询问这赐婚的事,他脸色显然有些不大好看,“母后怎么突然下了这道懿旨?”

太后丝毫无所觉,“你不是也很看重那新科状元陆修琰么?”

陆修琰被钦点状元的时候,不仅皇帝亲口赞誉,太后也见过。人都是偏向颜控的,陆修琰年纪轻轻,又如芝兰玉树般俊朗秀逸,要不是膝下没有适龄公主,太后也想将他纳为皇家驸马了。

“朕是欣赏他,可这赐婚又是怎么回事?”皇帝现在也有些头疼,“陆修琰明明早已定下了亲事啊,而且还是安玄公的孙女,母后您难道就不知道么?”

哪怕太后身处深宫后院,但这种事只要过问一声便清楚了。

太后闻言脸色略有些讪讪,“哀家是听说了,只是贵妃娘家侄女琳琅说是喜欢上了状元公,特地跑来央求哀家赐婚。那丫头常来哀家宫里玩,陪哀家说话逗趣,又只是求一个平妻的位置,哀家便赐下了这道懿旨成全她罢了。”

见皇帝脸色不好,太后有些不解道,“琳琅那丫头是贵妃的侄女,皇子的表妹,又是堂堂国公府千金,嫁为平妻已经是屈尊了,不算辱没辛家的姑娘,以后她们也可姐妹相称,和谐共处。这不是挺美满的一桩事?”

皇帝叹了口气,“母后你可知道安玄公是什么人?”

先帝在时,太后只是后宫中一普通低位妃嫔,也是因为先帝子嗣单薄,当今天子也算有能力才干,这才顺顺利利地坐上了皇位,连带着将生母捧上了太后之位。

但因长年居于深宫,家世门第不高,这位太后虽有福气,但没什么见识,更不通前朝天下之事。

要知道安玄公的确不是什么国公,身上更无半点爵位官职,但能够被以公相称就是全天下认可的名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