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 > 第41节

第41节

答案很可能是的。

若是没有长久的沉寂,在书院角落里抄书冥想,他的心境还会变得这般平和么。

恐怕只要肯给他一个机会,哪怕是脆弱的稻草他都会拼命地想要抓住,再聪慧他也不过是个会被名利声色所诱惑的俗世中人,挣脱不开。

这日,书院学生们难得见到了他们的院长授课。

课上学生们提出各种各样的书院生活学习疑难,阿洛都能解答,而且还能讲述其中的道理。众学子专心致志地听着,发现许多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在院长的简单点拨之下便顿时豁然开朗了。

连沈云琇也不得不承认这位院长的学识渊博到了极点,只是见她对所有学子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哪位,不禁有些懊丧。

入学以来她在课堂上也出了不少风头,甚至有几位鸿儒名士提出想收她为学生。但沈云琇总忍不住想选择最好的,名气最大的。为何院长就是没有看上她呢。

不过让她稍稍平衡的一点,她那兰心蕙质似乎还崇拜院长的堂姐沈明缨也没有入这位大名鼎鼎的院长的眼里。

看来辛院长是不可能收弟子了。

“院长,我想问一个问题。”沈明缨清雅柔和的声音响起。

作为沈云琇的堂姐,但在入学后仿佛被堂妹的光芒掩盖了一般,但若真的看她各科的成绩评价,会发现也居于中上且相当平稳。沈明缨提出的是她剑术课上的疑难。

书院的人听闻过院长曾向苏雾,也就是如今的楼观道新观主学习过剑术,但不曾显露于人前。一听这个问题,有的还忍不住以为沈明缨在质疑刁难院长。

也因为她的问题太抽象了,“为什么我的剑术总是学不好?”

但院长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阿洛目光淡然微笑道,“因为,剑本就是杀人的剑。”

明明只是一句话,不知为何从院长口中说出来令人遍生寒意。

正处于太平盛世,这里的大多学子以后也是要步入朝堂,走仕途之路的。而像沈明缨,沈云琇这类贵族女子,以后更是不可能有握剑的机会。院长这话似乎说的没有什么意义。

许多学子即便听了,也都没将这句话放入心里。

沈明缨沉默了一瞬,又认真轻声道,“谢谢院长,我记住了。”

阿洛看着底下的学生,回到了随意平常的微笑,“好了,解答疑难到此为止,今日书院额外增加一次考试,最终成绩亦算入年末考核中。”

听到院长这话,满座学生脸色几乎都白了,简直猝不及防。

无涯书院有规定,一年三次考试,成绩评分计入年末考核,若低于优良者,则以退学论处。

*

翻过卫轻最新抄过的《南华经》《太上无为道经》后,阿洛看了他一眼,“那篇心法你已然入门了。”这并不是疑问而是陈述的语气。

卫轻点了点头,他已知道那篇心法的非凡绝妙,也更感激院长传给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令院长对他失望。虽修行了那篇无上心法,但此时面对心中崇敬的院长,卫轻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紧张。

阿洛忽然道,“出去走走吧。”

卫轻听到这句话就怔住了,院长这是不愿将他留在书院了。

阿洛笑了笑,看着他目光平静道,“书院并非困住你的地方,你也在书院待很久了,是时候该去看看别的地方了。”

卫轻沉默半晌,最终深揖行礼,对院长恭谨说了一句话,“谨遵先生的话。”

第二日的清晨,卫轻收拾了简单的东西,包袱里只带了一些物品和几本书,便无声无息地走出了无涯书院。他深吸了一口气,虽然不舍,但也明白这是院长对他的认可,才会让他出去历练。

天下之大,东南西北该选择哪个方向呢。

卫轻想了想,决定先去寻找唐飞星了。院长教授过他武技,那么他应该也不会轻易死在战场上。

第51章 齐人之福(第二更)

沈明缨与沈云琇在书院待了半年便被沈家接回去了。

一来是见这么久了,成为辛院长的亲传弟子有些无望,沈家也不愿意浪费时间了。二来便是他们期待的一件大事,朝中终于确立下了太子人选。

正是皇后所出的二皇子,论身份名正言顺,且这些年来名声不错,在几位年长皇子中稳居上风。御史在百官谏言应早立太子稳固国本之下,皇帝经过慎重考虑颁布了圣旨。

等到册封太子的典礼过后,下一件事必然就是入住东宫并择选太子妃了。

这中间少不了一年半载的时间,正是沈家下工夫培养家族中女儿的机会。

离开书院,沈明缨心里有些依依不舍,但这是家族的命令,她向来不会违背。对于沈云琇来说,就轻松多了,巴不得早点离开这个清苦难熬的书院。

太子之位确立,连像沈家这种远在江南的家族都会被影响,更不用说斗争漩涡中心的京城。要说打击最大的自然是贵妃和三皇子,还有成国公府。

在百官奏立请封太子的时候,成国公拉着一帮武勋权贵上蹿下跳的,没少费劲,结果到头来还是没能扶持流着自家血脉的外甥三皇子坐上太子之位,圣旨一下来,朝堂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成国公府的笑话。

贵妃也觉得自己娘家没用,连个承恩公府都比不过。

大局显然已定,但叫贵妃放弃半生的野望,只能看着自己的三皇子日后被封为藩王打发到某个可能偏僻的州府去,自己在后宫余生仰皇后鼻息生存,她实在不甘心。

然而没等贵妃振作起来,准备继续战斗将太子拉下马时,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来了。

朝堂上爆出一桩西北军营兵器案,直指成国公府在统领西北军营期间有私通外敌,买卖兵器导致并州大败的嫌疑。这一下迅速将成国公府推上了风口浪尖,连贵妃和三皇子也受到牵连,被禁足于后宫和皇子府。

这个大案经六部联合彻查,闹得朝野内外沸沸扬扬。

成国公也没少跳出来大呼冤枉,一众武勋权贵也都支持他,上奏还他清白。

而最后将成国公府推入深渊的竟是成国公的亲女婿陆修琰,交出了一本证实此事如同重锤的暗账,上面注明了买卖运送兵器的来历和去处,证明大量的兵器销去了军营兵器坊铸造的标记,被送到了北方蛮人手上,完全等同于资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