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快穿] > 第66节

第66节

于老师还怕钟家人不知道这件事的重大意义,恨不得掰碎了仔细科普说,担心他们舍不得女儿去那么远,或是对外国人抱以黄头发绿眼睛妖魔鬼怪的刻板印象。

不过也不用她费工夫了,这个消息一传回来,从市里到县里都轰动了,还有领导特地到三河村来看望慰问钟家,并表示钟家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儿实在不容易,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政府说,政府不会亏待了人才。

顺带也受到褒奖的村长和村支书都是红光满面,走路都带风。

钟秀获得官方资助到国外音乐学院进修,是县里乃至市里的骄傲,连学籍都直接被从村里转到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当然教育局也发了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县里还给钟父钟母安排了一份清闲合适的工作,连钟家全家的户口都转到了县里,至于房子,县里也大手笔地奖励了一套四居室的楼房。

这可是政绩,不说全国至少在全省内是多大的面子啊。

连省电视台都有大肆报道,本地最大的报纸《南江日报》记者媒体来钟家跑了几趟,又是采访又是拍照的,一水的鲜花赞扬声几乎要将钟家给淹没了。

村里的人都一脸的艳羡,又给钱又给安排工作的,钟家这真是靠女儿飞黄腾达了啊。

连平时重男轻女的人家心里都忍不住犯起了嘀咕,这生个好闺女比生十个儿子还中用。没听钟老头说么,什么都不懂,就知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花钱,也要供儿女读书,学音乐。

这还是登到报纸上的,钟大山和钟母都是大字不识老实巴交的,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哪里懂得说什么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没有于老师这个音乐方面专业人士擅长呢,最后磕磕绊绊的就说起了平日的家常。

只能说不愧是省级的报刊记者,从钟家人口中提炼出了要点,也正符合主流思想,加上他们也知道上头有意将钟秀树立为钢琴神童音乐天才的典型,甚至是一张名片。

在撰稿的时候自然就大篇幅写贫苦农村家庭出身的少女学习音乐的励志奋斗史。

和真实情况也差不离,事实上采访的记者也是很佩服羡慕钟家,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条件,能支持女儿学钢琴实在不容易,同样也羡慕他们有着这样一个富有音乐才华的女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着全家跨越了阶级。

据闻省决赛结束后,钟秀是第一个被国外音乐学院邀请确定下来的选手。

报纸一登出来后,钟秀的名字在全市几乎无人不知,县里少年宫更是迎来了一波报名上课的新热潮。成千上万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第二个公派出国留学的钟秀。

可想而知,至少这几年县里都会兴起不小的钢琴热。

官方给予每个公派留学的学生家庭都有一笔不菲的补助,此外由于每个学生都还未成年,允许带一位监护人陪同照顾在身边。旁人听闻后,对钟家更加羡慕嫉妒了。这年头连去一趟港台都是扬名的谈资,钟家人什么都不用做还能跟着闺女去美国。

但令人意外的是,钟家经过商量,反而将这个额外的出国名额送给了于老师。

出国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国百姓来说,都是难以拒绝的事。

别说于静有多激动了,就是她家人都感恩戴德,还特地请钟家人到县城最好的酒楼吃了一顿饭,并再三保证女儿一定会好好照顾钟秀。

于静自认在音乐上的才华平平,这也是毕业后家人一劝说她就同意回来找个工作的原因。发现钟秀这个音乐天才苗子实属意外之喜,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

钟大山心里有数,自己和钟母一大把年纪,在外国人生地不熟,又什么都不懂,就是陪着孩子出国也帮不了她什么,反而还可能拖累她学习音乐。要是让钟粱去,不免委屈他媳妇孩子。

思来想去,钟大山便想到了于老师。自家闺女从学习钢琴到比赛出国,一直多亏于老师的帮忙。她更是音乐方面的专业人士,听说还懂外语,将闺女托付给于老师,钟大山也能放心。

钟大山一辈子没有出过省城,更难想象国外是什么样子,那该多远啊。听于老师说,他们这是白天,而国外那边就是黑夜。钟母和哥嫂也很舍不得钟秀出国,才十三岁的孩子,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钟大山尽管舍不得,但他知道这是女儿的前程不能耽误了。

临走前夜,钟大山摸了摸阿洛的头,“你是咱家的金凤凰,你一定要努力飞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第82章 荆棘之路(第二更)

初到异国的生活很平淡,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也并不丰富精彩,但又是很忙碌的。

音乐学院安排的课程很紧凑,阿洛虽有着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天赋,但她的声乐知识基础十分薄弱。这个世界的古典音乐史发展深远悠久,尤其是来到西方音乐艺术中心的地方之一,越发让阿洛感觉到自己的不足,需要倾注全部精力去弥补欠缺。

若是让别人知道她的想法,大概会觉得牙疼。

就像于静曾认为的,她是哪怕在天才堆里,依然能闪耀光芒的孩子。在阿洛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她的音乐才华已经在学院中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

在音乐天赋方面她几乎可以碾压所有人,而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她又如同一块海绵迅速地吸收着各方面的知识,过目不忘又一点就通的学习能力,让人无法不生出嫉妒的心思来。

她进步的速度令人咋舌,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就从对古典音乐知识一窍不通的新生,到现在可以和授课的音乐老师交流请教问题。连教授也偏爱让她上来演奏,聆听她的琴声就相当于一种享受。

当一个人优秀到了某个高度,无论性别,还是国籍都不算什么。

阿洛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赢得了外国同学的尊重,还有各门课程声乐教授的喜爱。相比起来,与她同是公派留学的其他人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在这一批公派学习音乐的少男少女中,不乏家世显赫出身上流社会的天之骄子,他们一出生便含着金汤匙,站在了金字塔顶端,拥有着优越不凡的条件,一接触音乐就是首都音乐学院的大师教导。

对于像阿洛这样起点就离他们的世界太遥远的人,一开始是排斥不屑的,甚至为同样出现在出国名额中,而感到不习惯。

只有少数的人特地找了所有学生的比赛获奖录像视频看了,对比十分明显,他们与她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上的。于是才稍稍收起了轻视之心,有意递出橄榄枝让阿洛进入他们的圈子。

然而阿洛只一句,“抱歉我最近还要忙练琴,没有时间参加聚会。”

一群才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哪怕再怎么故作早熟虚伪,也还没有历练到完美无可挑剔的程度。无论是刚来国外时的冷淡排挤,还是半真半假的友好善意,阿洛不会看不出来,只是无意理会罢了。

与这些人打交道无异于浪费时间,还不如专心在学习音乐上。

阿洛的拒绝显然伤了这么一群生来顺风顺水的贵公子千金小姐的自尊心。尤其是这个他们打心底看不上眼的普通人,却得到学院众多教授的赞誉,将他们衬得毫无存在感。

甚至连他们参加国外派对联谊时,外国同学见到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还会问一句,

“你们和钟是来自同一个国度吗?她可真是个天才,上次我们教授让她在课堂弹奏了一曲,哦,她的演绎实在太完美了,发挥到了极致。”

类似的这种话别提多憋屈了,性子高傲娇气些的少年少女哪里受得了,于是私下便想着给钟秀一个教训了。

某天晚上,阿洛练完琴回到宿舍,一开灯就发现自己床铺上全被冰块冷水浸透了,没一丝干净的地方。还能听到隔壁女孩幸灾乐祸的嬉笑声。

阿洛什么也没说,转身便走了,又回到练琴的教室。

当晚她练习了一整夜的钢琴,丝毫不觉得疲惫,第二天就跟学院的老师说了这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