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晨曦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接下去的一年,老大陈浩考上了南方省城的一个大专院校学财会专业,陈素考的不理想复读了一年和大弟陈凯再读了一次紧张的高三,第二年陈凯考上了苏州一所二类大学,乡里至此有了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大学生,陈素复读了一年还是上的是专科院校,但因为那所学院是在国家的首都北京,所以也没有被陈凯抢去全部的锋芒,陈素自己也是非常满足的。

从拿到录取通知单开始痛痛快快地玩到开学来临。

背上时下最是时髦的牛仔包拎上崭新的大红的箱子踏上前程,因为生意的关系,陈妈妈很心疼每天的三十多块钱的进项就没去送,供三个儿子上大学在并不紧张的陈家而言也开始不宽裕了,不过陈妈妈的口号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仨个儿子出息的,陈爸爸下地干活闷声有力的很,虽在乡里,但谁家有三个儿子都是大学生呢?就是乡干部见面也要递根烟给他是吧,乡里族里有个婚丧嫁娶的也总少不了他们家,人家也沾着喜气,就今年一个暑假,乡里赶着好日子结婚的人家伴郎都是他家三个儿子的份,家里可是堆放了一抽屉的喜糖呢,陈爸爸心里高兴种地也就更是来劲。

陈素到了北京的那专科学校,虽说是在郊区离天安门意外的远却也是极是满意的,可是比县城一中也大好多,那有来年头的大树显示着学校的年份,知足是陈素的天性。北京城比陈素想象地要大地多,单他们学院周围的区属就抵上他所在的县城了,北京人也比陈素想象的要土气,还不及他们县里的人打扮,都穿着布鞋的。而今陈素他们乡里的年轻人也没人穿布鞋的,多是革制的皮鞋,这次上北京大城市,陈妈妈特别给他们兄弟都买了时下流行时髦的白色的耐克鞋,一双就要九十块钱呢,齐刷刷的在乡里亮相时,乡里年轻人都吵着买上了。

第一个学期后新鲜感减了很多,长城故宫都去了,此外没去别的地方,门票动辄几十,陈素对鉴赏古董没多少的兴趣,陈素平生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留在大城市里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做城里人吃公家饭拿铁饭碗了,陈素看水泥高楼的眼神远比看宫殿古刹要向往的多。

和以前读书时一样,个性沉闷的陈素在大学也没有什么朋友,和七个舍友处的还算是和气,陈素不是那种难以相处的人,只是不大方,这也和家境有关,靠务农和卖小百货供三个儿子上大学的父母有多辛苦陈素都知道,陈素没有大方的资本。

新鲜感最浓的第一学期结束回家过年,乡里的变化相当的大。一条边的路上多了些更光鲜的小店,一起长大的同村年青人结婚拖子了,更多的人去了南方打工,回来都穿着西装系着领带,腰里别着时下最为时兴的bb机,说老实话同龄的怕是就他们三兄弟还未工作的了,陈素本来就少言寡语,也从来不是年青人的中心,和他们在一起没什么话说不到一块去,彼此都别扭,陈素早早就回房了,躺下后心里对两年半毕生后工作的事也有点暇想的。

寒假一向过的快,年一过元宵未到就是学生扎堆开学的时间段,陈素怕春运人太多就提前了几天回校,提前果然是好,要转的汽车乘客少,大包的东西好放置,火车上的人也不多不少,哪里像回来时挤的连行李架上都爬上了人。

陈素到校最早,宿舍楼也只有几个人,趁着太阳好晒晒被子拾一下,吃着家里带来的咸菜烧肉就饭省上几天的伙食,在罕见人少的学校浴室痛快的洗了一把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里里外外一扫旅程的脏乱,人舒畅心情也好,那天的陈素有着青春年华的一切梦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迎着晚霞去逛街,沿着学校的围墙从后校门往前校门走,在一家临街开的小书店看了好半天的书被店主婉言赶了出来再在昏暗的路灯下往后校门回转,那边后校门已经关上了,原来已过了十点半了,陈素只得往前门转,心里想着刚才的那本没看完的书,摸着裤兜里的五块钱看路对面还没关门的小书店,陈素紧几步往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