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桃花美人债(正文完) > 分节阅读_26

分节阅读_26

动握住这支战旗,重新收回属于大夏的江山,夺回那些属于你的东西。”梅非的双眸亮得叫人移不开眼。

“小非”梅隐怔愣着。

“阿隐,你注定了要做创世之王。”梅非伸手,轻抚他的脸庞。“让大夏回到从前那个安定繁荣的昌平国度,让四方平定,百姓安乐。”

梅隐抬手按住她的手背,眼中的血雾渐去,清明坚韧。

“我明白了,小非。”

三日之后,梅非跟着陶无辛踏上了前往西蜀的平蜀驿道,而梅隐则返回了越州。

姐弟俩两个方向,回头时眼神交汇的那一刹那含义无限。这是他们自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分离。从此之后,他们将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坚韧成长。

梅隐策马前行,手中紧紧地握着那只金黄色的香囊,没有再回头。

平蜀驿道是前夏安帝在位时所修的官道,从平阳出去的这一段路面平坦,两侧都种了白杨,白杨再往外是大片的农田,少有人迹。

“我们为什么不骑马”梅非放下车帘,看向对面阖了眼似在小憩的陶无辛。

“坐马车比较低调。你想惹人注意么”他没有睁开眼,只微微动了动嘴。

“低调”梅非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就马车外面这几个人,还叫低调”

陶无辛不知从哪儿唤出了四名玄衣劲装,腰间配刀的男子,每人跨了匹骏马跟在马车的四周,形影不离。

这四人面容冷峻,又不约而同地板着脸没有任何表情,叫人一看就心生畏惧。

“小非,你不知道。如今但凡稍有些家底的人出行,都会带几个护卫。我们这么一来,反倒不会惹人注意。”微醺坐在梅非的身边,手里拿了一把小刀切着苹果,见梅非这么一问,他便好心地解释。

陶无辛的燕眸挑开一条缝,往微醺那瞟了瞟,又重新闭上眼,笑了一声。

“明白了么”

梅非依旧丢给他一个白眼。

陶无辛气定神闲地开了口。“我早说过你这样子实在是丑得厉害。”

“陶无辛,你是不是有第三只眼”梅非皱着眉凑过去盯着他看。

他猛地睁开眼,燕眸里还有些没来得及收去的朦胧睡意,看上去有些懵懂。

梅非怔了怔,忽然咧嘴笑了起来。

“你这个样子,跟隔壁张婶家刚出生的小猪崽倒是有几分神似。”

陶无辛纠起眉,眸里早已没了睡意。“你这个臭丫头之前说我像媒婆,现在又像猪崽了你是故意的吧”一次比一次不堪。

梅非坐回原地,眼珠子左右转了转,装作没听见。

微醺轻笑一声,将手里装着削好的苹果的瓷碟递到陶无辛面前。“大公子,用些水果吧。”

陶无辛摇摇手。“不用了。喂,臭丫头,要不要吃”

梅非的眉一挑,直接从微醺的手里把瓷碟接了过来。

“微醺削的,我当然要。给了某些人只能算是暴殄天物。哦,微醺”她的最后一句是朝着微醺说的,还顺道奉送了媚眼一双。

微醺浅笑着垂下头去,脸色微红。

陶无辛皱了眉。“喂,不许调戏微醺。”

“凭什么”梅非示威似的抬高了下巴。“微醺又不是你的。”

“他就是我的人。”陶无辛脱口而出,也没考虑这话是不是有什么歧义。

梅非一脸嫌弃“你果然有这种爱好。”

陶无辛反应过来,正要分辩,却见梅非同情地看了微醺一眼。

“微醺,真是苦了你了。生活在这家伙的蹂躏之下,一定不容易罢”

微醺连脖子根儿都红成了一片,垂着头,两片长睫抖啊抖。

“小非,别说了。”

梅非见他这个样子,活像是被人说中了痛处又不敢反抗的样子,顿时心生愤懑。

“难道他真的对你”

“梅非”陶无辛咬牙切齿,一张桃花面早已经黑去了七分。“别胡闹了你这样子,哪里有公主的气度别让人家看了笑话”

梅非一呆,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把手里的瓷碟塞回微醺的手里,默默地坐回原处,别开脸看车窗外的白杨。

陶无辛知道这话说得重了些,心里有些后悔,又碍于微醺在旁,主公的面子不能丢,只好闭了眼继续做小憩状,却没了之前的悠然。

微醺看了看闹别扭的这两只,有些不安,将手中的瓷碟又往梅非面前送了送。

“小非,不是要吃水果么”

梅非回过头来,见他双目含了些忐忑,心下不忍,还是接了过来。

“谢谢。”

她低着头,拿了一块苹果小口小口地嚼着。齿间咀动的微声和苹果的清香钻进陶无辛的耳朵和鼻间,给他带来些说不出的烦闷和躁动。

梅非吃着苹果,心思却全不在这苹果上。

她在怄气,虽然她知道不该这么做。从她决定要跟陶无辛去蜀地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人将成为这个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审时度势,她也明白自己应该要想法设法争取他的支持,最好还能得到他的好感,甚至

但她却怎么样也没办法对他服软,更别说刻意地迎合他,讨他的欢心。

她的胃里像堵了一只苹果核,上不上下不下,卡在那里难受极了。

她跟陶无辛之间的纠缠早就算不清,而他说过那些要她嫁给他,要她喜欢他的话,又是那样暧昧不清。

蜀地对她而言,是一片布满危机的蛛网。她看不清前路,却还是只能一步步地走下去。

微醺也不再言语,一时之间,马车里安静得只听得见车轮转动的轱辘声和车外清脆的几声鸟啼。

这样的安静,对于三个人来说都是种折磨。当然,尤其是陶无辛。

他闭着眼,心里的烦躁却越来越甚。

好在黄昏渐至,一行人抵达了平阳边缘的一个小城幽里。

幽里城原名幽厉,冯傲登基称帝后改国号为厉,这小城的名字触了忌讳,便索性改成了幽里。平阳王虽不服冯傲,这表面工夫倒是也做得一点儿也不含糊。

幽里城盛产丝绸,城内桑树遍布,有一半的居民都从事着跟丝绸相关的行业。然而幽里丝绸和蜀地的丝绸在织法和纹样的擅长偏向却很不相同。

幽丝以绫罗为多,而蜀丝则以轻薄的纱绡闻名。大夏国民间有句流传许久的俗语说的好“幽烟罗,蜀云纱,岭南雾锦,丝之绝矣。”

梅非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掏出了挂在脖子上的玉貔貅,放在手心看着发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