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娘娘她又懒又娇 > 那些事

那些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www.dbiqu .com最快更新!最清爽!

长秋馆。

周太后扶着春嬷嬷的手在前院里散步,头却频频转往大门处张望。她心慌意乱地问春嬷嬷:“皇儿怎还未来?”

春嬷嬷一早上已被问了无数回“皇儿来了没”、“皇儿可来了”, 从一开始的好生劝解到现在的无奈附和——“娘娘别急, 想是快到了。”

从接了承恩公府托人秘密传递进来的信后, 周太后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朝堂的事情她从不过问, 承恩公府求救的信又写得含糊其辞,她一个从前依附丈夫、现在倚靠儿子的妇道人家,可不就吓着了。

春嬷嬷安慰无用, 周太后在堂屋坐不住, 便到院子里来等, 不是春嬷嬷拉住,她都想直接到观月楼去了。

好不容易听见门口传来通报的声音, 周太后急切地看过去, 就见儿子正缓步进来。

盛临煊不疾不徐地走到周太后面前给亲娘问了安,站直的身姿挺拔如松,神色舒朗晴明,与焦躁的周太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周太后看着眼前一派悠闲的儿子, 心情有些复杂。迟疑了下才问道:“哀家让人去找你, 你外祖父的事情,你是知道的吧?”

“母后想知道什么, 只要您问, 儿臣必定据实相告。只是儿臣怕您听了伤心, 才不愿让承恩公府的那些腌臜事入您的耳。”

听他连外祖父三个字也不愿叫, 周太后的心已凉了一半。

周太后依稀记得,儿子小时候与他的外家关系还不是这样的, 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小皇子,还常常往承恩公府跑。那里有宠他的外祖父外祖母,也有疼他的舅舅们,每回去了回来,他都能给她讲多少承恩公府有趣的事情。

后来......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生分了呢?她一时想不起来,只知道当她发觉的时候,孩子都已经大了,已不是她说什么就听的年纪了。

周太后忽然觉得心灰意冷。自先帝去后,她时常有夹在儿子与娘家中间难做的感觉,偏偏自己脑子不聪明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便只能尽量撮合儿子与侄女,想着帝后感情好了,自然也能多宽宥外家。

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迁宫那日禁足皇后收缴凤印的圣旨其实早已把现实摆在了她面前。只是她还心存妄想不愿意面对而已。

周太后生来就是一株菟丝花,盛临煊很了解自己母后的性子,他的顾忌不过是不想让她太伤心,而非担心她会做出什么事来。

果然如他所想,不过三言两语,周太后已放弃了左右儿子的决定。

她叹了口气,哀切道:“罢了,哀家不求承恩公府如何光耀显赫,只求皇儿一件事,你外祖父外祖母年事已高,你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吗?哀家只愿娘家人都能好好地活着,这个请求,你能答应哀家么?”

盛临煊垂着眼睛转着拇指上的扳指,沉默了半晌。他抬眼对上周太后带着恳求与期盼的眼神,才应了下来:“如母后所愿,朕会放他们回原籍。”

周太后听闻,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周家本就是因她才起势的,她幼时家中既非高官,亦非大富,然而日子照常过得和美。在她这样单纯又没有野心的人看来,发回原籍去做个富贵乡绅,也并无不好。

先帝临终前放心不下娇妻弱子,他既察觉到承恩公府的野心,又不得不倚仗他们扶持盛临煊度过初登帝位人心不稳的时期,因此特意嘱咐过盛临煊。而对于周太后的性格先帝摸得比谁都透,早传授了儿子应对之法。

盛临煊从长秋馆出来,便径直去了议事厅。前日回来太累没来得及,昨日又因沈珺悦顾不上,今日是拖不得了,几位大臣这十来天攒了好些事等着他商议定夺。

观月楼内,近午时分,玉环将还在补眠的沈珺悦叫起。

给她梳发的时候发现她耳后有一处红痕,没有多想便指着那处问沈珺悦道:“主子这里可是被蚊虫叮咬了?痒不痒,痛不痛,奴婢去拿些药膏子给您抹上吧?”

沈珺悦刚起还不是很清醒,闻言无所谓道:“倒是没什么感觉,抹便抹吧。”

于是玉环去拿了药膏,撩起她背后的青丝放到前面,用指尖沾了些膏子给她抹。药膏涂上去,皮肤一阵清凉,沈珺悦眨了眨眼睛,被刺激得清醒了一些。

“呀,还不止一处,这下面藏着好多红印!”谁知玉环掀开她的衣领抹一抹,又发现了好几处红痕。

沈珺悦忽然想到什么,身子蓦地一僵,忙叫住她:“反正也不疼不痒的,别管了。”

“这怎么行,主子肉嫩皮薄,这要留印子了可怎么好?”

“哎呀......那不是......”沈珺悦不好意思直说,只好扭身抢过她手上的药膏盒子盖上,顾左右而言他:“这药膏子抹了反倒不舒服起来,没事没事,不用抹了。”

“这......好吧,”玉环擦擦手,忽然看着沈珺悦的脸又奇道:“主子您脸怎么这么红,可是热着了?”说着转头看向房中放着的冰鉴,见里面的冰化得差不多,便笑道:“怨不得您热,这冰都化了,奴婢去找小李公公加些冰来。”

眼看着玉环出了房间找李保去,沈珺悦抚着胸口长呼一口气,心想差点招架不住这丫头。她双手贴上脸颊,果然烫手得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