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娘娘她又懒又娇 > 避不开

避不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www.dbiqu .com最快更新!最清爽!

七月流火,颐德避暑山庄比其他地方都能更早地感觉到暑热消退。

宁安在山庄的日子过得舒服闲适, 都说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 她最难的事情都经历过了, 如今过回公主的生活, 也十分安逸。

沈珺悦经常去陪伴她,今天忽然听她问起太后,沈珺悦才惊觉, 宁安下山来以后, 好似没听成徽帝提过让他们姑嫂相见。

想必两人关系也不会太好, 面对宁安的询问,沈珺悦斟酌着回道:“太后, 前段时间身子不太好, 最近听说已大安了。”

宁安颦眉道:“又病了?她那病歪歪的身子怎么总也养不好。”

这话沈珺悦却不好接,尴尬地笑了笑:“其实,臣妾也未得见太后,所以......”又转移话头道:“夏日马上就要过去了, 最近已有丝丝凉意, 尤其早晚时辰,公主记得多加衣衫, 可别着凉了。”

宁安也只是一时口快, 并非有意问她, 看沈珺悦窘迫的样子也不为难她了, 便顺势转了话题。

-

晚上沈珺悦便想起来问成徽帝:“公主下山多时,皇上难道没有对太后娘娘提起过吗?”

盛临煊闻言无奈道:“母后性子软弱, 姑母又是心直口快之人,父皇在时便有意无意地隔开她们,避免她们姑嫂相处。况且母后她,有些怕姑母。”

这真是......沈珺悦虽一直耳闻太后是个柔弱的,但也没想到能“柔弱”成这样,连皇帝儿子都直言她的软弱。听他的话音,不让太后与宁安大长公主相见,其实还是为了维护太后的脸面。

她一个妃嫔议论这些总归有些不妥,沈珺悦便就笑笑地揭过这一茬,转而问起了回宫事宜:“天气也转凉了,是不是,快要回京了?”

“是啊,月底便要启程,”盛临煊想着回宫之后的一应事宜,沉吟着道:“八月十五中秋宮宴,得在宫中举行。”

宮宴?沈珺悦拿眼睛瞧他:“中秋啊~上回皇上还说过京城八月十五的灯会如何繁华绚丽......”

听着她话音不对,盛临煊轻轻地敲一敲她的额头:“想什么呢?”

沈珺悦努努嘴鼓起两腮,小声嘀咕道:“想了也没用,臣妾什么都不敢想。”

盛临煊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见她口不对心,便不由轻笑道:“既然悦儿不想,朕原先的安排也便算了罢。”

她立时便急了,挨过来期期艾艾地。

盛临煊正在桌案后写字,沈珺悦无从下手,眼珠子转了转,又绕到桌案前,软软地朝他卖乖道:“臣妾给皇上磨墨。”

果然一手挽袖,一手拈起墨条,有模有样地磨起来。

“你啊~”盛临煊笑了,明知道这是她的小伎俩,却还是吃她这一套,提笔隔空点了点她,“朕应了你的,便不会食言。八月十五京城的花灯,悦儿必能看得着。”

沈珺悦心花怒放,脸上也笑得花儿一般灿烂,甜甜道:“皇上最好了~”

“哦?”盛临煊唇边噙着一抹坏笑:“这就最好了?”

沈珺悦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感慨起来:“臣妾幼时也未怎么出过家门,自进了宫更是......”

顿了顿,看了他一眼,又笑起来,“这回若不是随了皇上来避暑山庄,臣妾还不知道外面的世情呢~”

她饱含欢喜与满足的一句话,却说得盛临煊为她心疼起来。

原本调笑的心思没了,他搁下笔站起身来,走到她身边,捉住她的手腕取下她指尖墨条,大掌将她双手握住,看着她的眼睛认真道:“往后,大盛的秀丽江山,朕带悦儿一一去观赏;各地的风俗民情,朕也带悦儿一一去探访。”

他的乌瞳比深沉静谧的黑夜更深邃,目光蕴着专注而坚定的力量,这样看着她,似乎什么都能为她做到。

沈珺悦粲然而笑,漫天的星光似乎都落入了眼眸中,宁静又美好。

-

七月二十八,回宫的一应事宜已准备就绪,再有两日,銮驾便要起行回京。

盛临煊与沈珺悦说服宁安大长公主与他们一同回京,宁安也半推半就地应了下来。

既打算回京,于情于理,宁安便都得去见一见周太后了。

在此之前,盛临煊亲自去长秋馆先给太后打了招呼,太后闻言很是惊讶:“宁安要回京?!”

盛临煊和煦道:“是,姑母当年也未曾皈依,如今倒也便宜,儿臣已说服姑母,此次便与我们一同回去。”

太后有些发怔,面上也并无喜色,春嬷嬷在她身后忙笑道:“公主能回京,这是大好事啊!”手在后面隐蔽地碰了碰太后的肩背。

接收到春嬷嬷的提醒,又对上儿子的视线,太后便也强笑道:“哦,这样,是、是好事。”

“姑母明日会来与母后相见,”盛临煊顿了顿,又温言道:“儿臣知母后与姑母往年或有些误会,但也这么些年过去了,姑母的性子比当年也收敛许多,便是她又说了什么,母后怜她清苦多年,多包涵些,也不必往心里去。”

宁安视孝善皇后如母,对周映婉这个继后本就没好感,加之周映婉性子柔弱立不起来,一应荣宠全赖先帝,宁安便更横眉竖眼地看不惯。

只她爱恨分明,不耐烦周映婉,却喜欢盛临煊这个机灵的小侄儿。

宁安年轻时脾气冲说话直,经常拿话刺周映婉,偏周映婉心思简单,常常过后才反应过来,气苦也在人后,久而久之,见了宁安便如老鼠见了猫,怕得很。

这些盛临煊都知道,父皇当年便调解不了的姑嫂矛盾,他如今也没什么好法子,只好宽慰亲娘道:“便当是为了儿臣吧,姑母这些年实在不容易,母后向来心慈,且让着她一二。”

儿子都摆出恳求的样子了,周太后再不乐意也只能挤出笑来:“你这是说得什么话,哀家又说什么了,宁安愿意回京,便你父皇知道,也能安心了。”

如此这般,到了第二日,周太后与宁安姑嫂俩便客客气气地见了一面。

盛临煊已经是帝王了,周皇后也成了周太后,宁安没有哪一刻如此清醒过,旧日换新天,她也不再是仗着皇帝哥哥再如何胡作非为也没人敢多说一句的长公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