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大笔趣阁 > 珍宝归来 > 第二章 对付狗男女的招数(1)

第二章 对付狗男女的招数(1)

这一场疑似“强抢民女”案,全程围观下来的人只有“无疾而终”四个字的感想,就好像一场大戏开了场,结果角儿不照剧本来演,导致戏没办法继续唱下去。

而造成这一切的徐宁安毫不在意地领着自己的两个丫鬟直接离开了。

她在寺里逛了大半天,委实有些累,就想找个地方好好歇歇脚,配合演戏什么的,恕她现在没什么心情奉陪。

明显毅勇伯府上那位跟三妹订亲的嫡次子有点不一样的想法,才会两家婚期渐近却要闹么蛾子,只不过手段挺拙劣,也就欺负一下徐明超这种傻子了。

徐宁安有工夫想这些有的没有的时候,她已经找了处遮荫的回廊,跳上栏杆,两腿伸直,斜靠着廊柱歇脚了,休息的时候没事做,她一时没忍住就稍微琢磨了一下之前发生的事,将整件事顺手捋了捋。

嗯,估计十有八九江徐两家的婚事要出纰漏。

幸灾乐祸倒谈不上,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分家是分家了,到底还是一家人,他们太丢人的话,别人谈论起徐家的时候,难免会带上其他人,完全属于无妄之灾,能避免还是避免吧!

红英、红秀也坐在栏杆上,就守着她们家姑娘,看姑娘闭目养神的模样,两个人也不敢打扰,只安安静静地陪在一边。

眯的时间太长,歪靠在柱子上的姿势太舒服,让徐宁安迷迷糊糊睡着了,直到被一阵奇怪的声响惊醒了过来。

她蓦然睁开的双眼寒光慑人,恍若罗刹夜叉,红英、红秀不约而同往对方靠了靠,即使伺候了姑娘几年,她们见到初醒状态的姑娘依旧心惊胆跳。

在姑娘睡觉时碰触她,绝对是件找死的事。她们都曾遭遇过被姑娘一把扼住咽喉无法呼吸迫近死亡的时刻,绝对是噩梦!

声音近了,徐宁安也就听清楚了,那是木轮碾过地面的声响。

目光越过两个丫鬟的头顶,徐宁安看到了从前方回廊转角转出来的一行人,被拱卫在中间的不是那个疑似镇北侯世子的男子又是谁。

猝不及防间两个人的目光撞到了一起,对个正着,徐宁安瞳孔微缩,心中暗惊,萧展毅心头剧震,脸上难得带上一些怔忡。

先前在凉亭那边隔得有段距离,也不过就觉得这姑娘的声音似曾听闻,如今四目相对,近距离看清五官,他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声音似曾相识,相貌也肖似,是他相思成疾眼前出现了幻觉?还是那人已入梦?多年的求而不得将心中深埋之人幻化为了一个女娇娥?

萧展毅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张脸,察觉他神情有异的侍从停下了前行的步伐。

徐宁安却已平静地移开了目光,并收起双腿,泰然自若地放下腿坐直,若无其事地拂了拂裙裾,彷佛方才那个懒散倚柱、半躺在栏杆上的人并不是她一般。

没有丝毫失仪的羞窘,坦然大方得让旁观者反而会怀疑之前是不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咱们徐校尉什么时候怯过场,再尴尬丢脸的事他都能装出一副老神在在泰然自若的模样,想看徐校尉出糗,那任务过于艰巨啊,基本没戏。”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曾经边关小卒的日常闲聊声,萧展毅心中情绪翻腾,眸色却如掩藏着无尽暗流的深渊一般深不见底,暗沉一片。

他的脑子里浮现那人说:“嘁,整日与老天争命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伤春悲秋哀怜自怨?你这纯粹是富贵命,闲出来的。扔到战场上滚几圈,你就四大皆空,现世安稳了。”

边塞明媚的骄阳下,那个青葱少年一身战袍,挺直背脊坐于战马之上,侧首一笑,恍若笼尽了天地之色,照亮了他整个心神。

耳畔响起的那道似曾相识的声音却在说:“咱们到那边看看去。”

然后,那道纤细的身影带着她的两个丫鬟没事人一样走开了,他抬眼,回廊上便只剩下了他和侍从,安静得有些令人心慌。

许久之后,回廊上才响起萧展毅冰冷的声音,“走。”

侍从们沉默地护送他继续往回走。

每年世子到寺里祭拜故人后都会在寺里住上几天,他们要回的便是在寺中的暂居地。

回到寺中暂住的院子,萧展毅没有进屋,而是一个人坐在轮椅上看着院中的一株花树出神,此时他的心绪起伏过剧,没有办法让自己快速地冷静清醒。

他万万没想到那个让他觉得特立独行、性格有趣的姑娘会长了那样一张似曾相识的脸!

只不过,他心底那个人的容貌永远地停留在十六岁的青春少年时。

他不知道如果那人还活着是不是容貌就跟那女子一样,也不知那女子十六岁时的容貌是否与那人一样。

这世上相似之人难免,可他却因这份相似而心绪难宁。

早已死寂的心又硬生生泛疼,战死沙场、为国捐躯,那个人的年岁永远停在了那一年的战场上,永远留在了他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守护的边关。

天色一点点暗下来,终于黑夜替换了白昼,宁静替代了喧嚣。

山里夜凉,而萧展毅无心睡眠。

他以为自己早已心如死灰,古井无波,没什么能再引起他的兴趣,可今夜多年不见的金戈铁马又重新入梦,那人战甲血染,最后尸骨马踏成泥。

从噩梦中惊醒的萧展毅再也睡不着,只能开窗无言地看着繁星闪烁的夜空。

星空有多美,他就有多寂寞。

在萧展毅因心绪不宁无法安睡的时候,与他仅一墙之隔的徐宁安却一夜好眠,无梦到天亮。

徐宁安在怀恩寺住了七八天,寺里的日子单调而平静,可从怀恩寺回到府中,俗世杂务便又都纷至遝来,令人好生不爽。

徐宁安洗漱换衣之后到祖母院中请安,丫鬟替她打起竹帘,屋内的呜咽哭泣声便传了出来,而她也看到正抱着祖母的腿跌坐在脚踏上哭的徐宁善,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的。

一见这情形,徐宁安下意识就想避开,只来都来了,帘子都掀开了,总要进去跟祖母请过安才好逃跑。

于是,徐宁安整整衣袖,规规矩矩地从丫鬟挑起的帘子处走进屋子。

“孙女给祖母请安。”她是来请安的,旁的无关事物她选择视而不见。

“安丫头来了啊,快坐。”徐老夫人说完让丫鬟上茶。

“谢祖母。”祖母赏茶还是要喝的。

徐宁善哭泣得悲悲切切,徐老夫人心疼地摸着她的头,轻声安抚着,然而徐宁安安静喝茶,对妹妹的哭声充耳不闻,不受丝毫影响。

徐老夫人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大孙女开口说一句关切的话,为了她们姊妹感情,徐老夫人只好自己打破僵局。

“安丫头怎么也不问问善丫头在哭些什么?”

徐宁安一本正经地道:“祖母是知道我的,我向来不会说话,怕一开口又惹得妹妹更加难过,故而只能闭口不言。”

徐老夫人叹了口气,道:“说来也是你妹妹运气不好,摊上江家嫡次子这么个混不吝的东西。”

虽然三房做了错事,但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和孙儿孙女,徐老夫人骂过、教训过,打消了他们那些可恶的念头,徐宁善又乖巧讨好,徐老夫人便也心软。

“出什么事了?”徐宁安只能顺势问出口。

徐老夫人还没来得及说,徐宁善就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徐宁安无辜地朝祖母摊手,瞧,她就说自己最好别开口吧,偏祖母不信邪,这下好了,三妹哭得更凶了。

徐老夫人也被小孙女哭得头疼,自己赶紧把事情说一说,“那江家嫡次子跟他表妹有了私情,想悔亲退婚,却又不想担了恶名,便唆使你二弟犯错,小半个月就输了七千两银子,还想扣他一顶欺男霸女的帽子,逼他偷拿了善丫头的贴身东西,然后借此指摘咱们徐家家风不堪,由此退亲。”

“这江家子竟如此恶毒。”徐宁安不由得蹙眉。

徐老夫人摇头叹气,“可不是,女孩子家的名节何等重要,他竟要拿善丫头的名节做文章。”

徐宁安这回是真心想知道答案了,“那徐家跟江家的婚约——”

徐老夫人摇头,徐宁安见状明白了。

徐老夫人沉着脸道:“咱们徐家便是家道中落,也不是任人欺负的,江家这次行事过分了。”

徐宁安道:“只怕人家说是小孩子情迷心窍胡乱行事。”

“唉。”徐老夫人一声长叹,大孙女一向是个通透的,许多事她一眼便能看清楚。

“祖母……”徐宁善红肿着眼睛悲切地低唤。

徐老夫人头疼地抚额。

看她如此,徐宁安便有些猜测,带了几分不敢置信地看向满脸泪痕的徐宁善问道:“难不成你还舍不得这种男人?”

徐宁善猛地瞪了她一眼,然后抹着眼泪哽咽地道:“婚期将近,这个时候我却退了亲,又是个什么名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